談到冷鏈物流發展,業內習慣于用關鍵詞來形容: 2008 年是冷鏈物流概念興起的階段;2011年冷鏈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可稱得上是“波瀾驟起”;2013 年是“穩中有進”;2015 年很多行業處于增長低迷時期,而冷鏈物流行業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乍暖還寒、喜憂參半”的蛻變過程。
目前國內運營的冷藏車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4.2~5.2 米長的冷藏車,每月每臺收費1 萬元,月收入3 萬元,使用率70%~90%,油耗每百公里為14 升,公里數為8000 ~12000。車輛管理分為企業車輛承擔一部分,社會車輛承擔另一部分。結賬期為30 ~60 天,運輸每公里價格為4.5 元,保險費用為1.2 萬元,一年的維護費用在1.8~2 萬元之間,制冷機組油耗為10%。以上為車輛整體成本分析。
第二類是7.6 ~9.6 米長的冷藏車,每月盈虧點為3 萬元,月收入可達到6 萬元,使用率達到75%,油耗每百公為里25 升。賬期為30 ~60 天,運費價格每公里為7.2 ~7.5 元,其他的保養費用等則相差不多。
第三類是車長在11.5~15米之間的車輛,屬于冷藏車型體積較大的,每月盈虧點達到4.5萬元,月收入達到10 萬元,年使用率達到90%,油耗為30%~40%。
另外,車長4 米的車輛在完成同城配送的空駛率為60% 左右,以商超配送為主。車長7 米多的車輛,配送范圍為400 公里。車長為十幾米的車輛,以從事干線運輸為主,實際使用率較高。
冷藏運輸業務包括城市配送、干線運輸、零擔配送,其中零擔配送的利潤最高。冷鏈行業在干線、城配、倉配一體化方面發展較為明顯。但從零擔角度分析,市場空間大,缺少龍頭企業整合市場,行業缺乏排頭兵。
中國冷鏈聯盟2016 年對全國的1000 家冷鏈物流企業(冷庫容量在5000噸以上)進行統計,它們的冷庫容量總共為3000 萬噸。對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的各大區進行統計,除華東地區冷庫增長下降,其余大區冷庫均呈增長趨勢,冷庫容量整體增長率在15.6% 左右,與去年28% 的增長速度相比呈顯著下降趨勢。在30個省市冷庫排名中,山東省排第一位,擁有冷庫360 萬個,集中度最高;上海擁有冷庫301 萬個;江蘇擁有冷庫約276 萬個。
經過近幾年發展,冷庫物流布局也在發生變化。抽樣調研350 家企業的冷庫,對它們的溫區庫容進行比較,用于儲存肉類的低溫庫數量較多,冷鏈物流在沿海地區比較發達,用于儲藏蔬菜、水果的高溫庫數量少,產地存儲庫有待推進和建設。
此外,冷庫溫區結構存在供需失衡,-18℃的庫最多,價格最昂貴, 競爭也最激烈。
企業冷庫規模數據分析顯示:50 萬噸以上企業有6 家,10 ~50 萬噸企業有54 家,5~10 萬噸企業有165 家,1~5 萬噸企業有414 家。冷庫在1 萬噸以上的規模型企業當中,第三方物流企業占大多數,食品企業尤其是農產品企業數量較少。
對30 個省市的人均冷庫占有量統計顯示華東、華北、華南地區整體冷庫資源分布較多,較其他地區冷庫密度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