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疫苗安全事件的爆發,促使了國家及民眾對醫藥安全的監管和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過去從未被老百姓在意過的醫藥制品的低溫安全,一躍成為民生關注的焦點。據當下環境看來,目前我國的醫藥冷鏈產業,可以說是正迎來新一輪的“政策+剛需”的雙重利好。
正視冷鏈短板
在年初山東疫苗事件爆發之前,民眾對疫苗、醫藥類制品的低溫冷鏈幾乎沒有太多概念,過去到醫院或防疫站接種疫苗,甚至可以看接種的護士從普通的家用冰箱冰柜里取出冷藏的疫苗進行配制,若往上追溯疫苗的冷鏈過程則更無從得知。
這類不規范式的醫藥疫苗現狀,在我國尤其基層地區非常普遍,疫苗從生產制成出廠,到運輸到各防疫站,這其中的運輸、配送過程藥監局還無法實現信息化的跟蹤手段,因而醫藥制品的安全隱患也真切地存在冷鏈過程當中。
雖然醫藥品冷鏈體系還存在著各類不完善的問題,但相關行業均積極展開了各式的整改并加大監管力度,正視問題與不足,才能更好地進步。
國家及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疫苗事件一爆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便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草案);當日國家衛計委亦出臺新規:第二類疫苗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集中采購,接種單位不得直接向疫苗生產企業購買第二類疫苗,同時加強疫苗冷鏈管理,推進疫苗全程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預防接種一場反應補償保險機制等。
通過各類醫藥事件,國家及有關部門亦加強了監管力度,醫藥冷庫、冷鏈的推廣普及前景可見一斑。
醫藥冷庫在醫藥冷鏈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場需求、民眾輿論與相關部門監管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的市場環境對我國的醫藥冷鏈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機遇,同時規范化、個性化的醫藥冷庫、冷鏈體系建設及信息化可溯監管系統建設與完善,也是對整個醫藥冷鏈的一場新的考驗。